自闭症障碍之认知曲解

2022-02-21 18:31 融教校园 阅读

       自闭症人士在心理上的认知特性的障碍,是推测他人的想法、感情、意图时存在困难。自闭症人士对于正确地理解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有困难,容易出现自我专断的错误理解。因此,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况都是问题行为出现的背景原因。

 

       自我专断的错误理解又称作“认识曲解(cognitivedistortion)”。所谓“认识曲解”就是“对现实世界出现的事情非现实的、不合理的、对事物歪曲的看法、解释、想法”。错误地理解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关联性,由于解释不恰当,使得自己的情绪下沉,将事物向悲观的方向考虑。也由此增加了各种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伯恩斯认为,在正常人的认知过程中,针对接踵而来的好事、坏事、无意义之事(“现实世界”)会一个一个地进行解释(“想法”:有跌入认知曲解的可能),并根据此结果提出了人们的“感情”不是由现实世界本身,而是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来决定的图式理论。他将那个出现错误“想法”的情况定义为“认知曲解”,并举出了下列10种类型的事例。这些认知曲解有可能是不伴有智力障碍的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障碍的人群所出现的问题行为的主要背景原因。

       ①全部都有或者完全没有的思考方法:对任何事情使用要么黑要么白的思考法。如果稍微有些失误就认为是完全的失败。

       ②有过度的普遍化倾向:当一个不好的事情出现后,就认为世界上所有事情都一样。

       ③心理滤除:只偏执于一个不好的事情或东西,对其过度烦恼地考虑,看现实的目光一片漆黑。

       ④负面的思考:因为不知道为何自己做得很好的事情被忽视,因而觉得生活全部都是负面的、低落的。

       ⑤结论的飞跃:没有根据却得出悲观的结论。

       ⑥过大解释(毁灭化)与过小解释:过大考虑自己的失败,过小低估自己的优点。反过来,过大评价别人的成功,漏掉别人的缺点。

       ⑦用感情判断:认为自己忧郁的感情是现实的真实反映。

       ⑧“应该”的思考方式:想要做事时先考虑“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⑨贴标签:对极端的形式有“过度普遍化”倾向。失误时不考虑自己怎样失误,而是认为“自已是落伍者”等,给自己贴标签。

       ⑩个体化:当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时在自己没有责任的情况下也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有以上这样的认知曲解的话,通常,即使没有出现容易引起情绪不安的不安感、抑郁感、罪恶感等情况,也会出现由认知曲解引发的强烈的不安感,容易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如果问题行为的背景原因中有认知曲解的话,那么就有必要考虑对认知进行纠正。

电话

167-1013-1322

邮箱

3135380456@qq.com

TOP